:::
2023/08/15 

副刊

王宗炎將軍的勵志人生

◎黃奕炳

 王宗炎將軍是我的老長官,襁褓喪母,童稚喪父,淪為大陸湖北窮困的鄉下牧童。嗣因國共內戰,從軍來臺,不願向命運低頭,運用公餘自我進修,艱苦奮鬥,力爭上游,一路從最基層的士兵,戮力晉升到高級將領,一生充滿傳奇的勵志色彩,令人欽佩。

 王將軍是湖北漢陽人,民國二十二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生於漢口市,出生未滿周歲,慈親仙逝。父親原為殷實的商人,抗日戰爭軍興,其父經營的輪船公司,盡毀於日寇的狂轟濫炸,不得已帶著不滿五歲的他,返回原籍耕種幾畝祖遺薄田維生,父子相依為命。不意在王將軍九歲時,父親辭世,因家中一貧如洗,無法料理後事,乃由族親做主,變賣僅有的田產以支應。他孤苦無依,為了生計開始多年的牧童生涯。民國三十五年,抗戰勝利翌年,在親人支持下,終能入學為學童。惜乎國共內戰隨即爆發,讀到國小三年級的王將軍只能輟學,故其正規的學校教育戛然而止。民國三十八年春,共軍席捲整個大陸,局勢迅速逆轉,十六歲的王將軍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

 同年四月,內戰的戰火迅速蔓延至湖北,王將軍毅然在武昌投效海軍陸戰隊整編第二師,由二等通信兵幹起,歷時九年半,終於晉升至下士三級。其所屬的部隊,經過多次整編與遷徙,最後的駐地落腳在林園清水巖附近,他每次帶部隊演訓經過該營區,都頻頻回首瞻望,回憶昔日部隊基層的生活點滴,有著無限感慨,也對陸戰隊栽培之恩,謹記在心不敢或忘。

 王將軍雖處基層,但深知學識之重要性,公餘發憤自修,參加部隊隨營補習,苦學外文,以蓄積自己的學養。在長官鼓勵下,於民國四十四年九月投考陸軍官校,民國四十八年,順利自大學四年制的二十八期畢業。嗣後,考進外語學校留美儲訓班,因成績優異,民國五十一年奉派出國到美軍步兵學校接受空降與突擊兩個班次的訓練。隨著職階的升遷,曾到陸軍步校高級班、三軍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學院,以及戰院兵學研究所深造,使其具備廣闊的視野和豐厚的戰略、戰術素養等本職學能。

 王將軍軍旅生涯從基層的排連營長幹起,歷任步兵旅長、師長、情報署長,師、軍級及軍團幕僚長,海軍陸戰隊中將副司令和總統府參軍。其任軍職期間,公正廉明、勤勞刻苦,自律甚嚴,治軍嚴格,嫉惡如仇,帶兵、練兵和用兵都具有獨特的風格。民國八十年軍職外調停役,轉任退輔會屏東榮家主任,民國八十二年四月,以海軍中將階屆齡辦理退伍,榮家主任則於八十七年九月卸任,學經歷扎實而完整,為國家、國軍暨榮民奉獻一生。他從最低階的二等兵幹起,一路晉升到中將,由海軍轉任陸軍,再由陸軍回到海軍,其經歷特殊而罕見,堪稱傳奇,更具有濃厚的勵志色彩。

 王將軍從不諱言自己貧苦出身,以及曾為基層士兵的身分,並且經常以此勉勵所屬和學生:「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肯努力,奮發向上,必有所成。」筆者清楚記得當年在陸官的一段往事:官校五十一期填寫兵科時,諸多名列前茅的同學,都捨棄戰鬥兵科而選填戰鬥支援兵科,時任學指部指揮官的王將軍,唯恐部隊兵科素質失衡,情急之下,叫停選科程序,親自上講臺精神喊話,並以自己人生經驗為例,手指著軍服上的將星領章,感性的說:「指揮官小時候是一個Cow Boy,進官校選了步科,到現在星光閃閃。同學們選兵科一筆定終生,與未來的軍旅前途發展息息相關,建議大家選科時,要有前瞻的眼光和開闊的視野,選戰鬥兵科是先苦後樂,前程值得期待。」他的精神喊話有沒有發揮效果,因年代久遠,個人已不復記憶,但對他手指將星、感性喊話的生動畫面,迄今依然印象深刻。

 王宗炎將軍已經在今年五月二十九日辭世,享壽九十二歲,讓人震悼。哲人其萎,其一生勤勉敬業,為國家、國軍犧牲奉獻,令人敬佩。而從鄉下牧童、基層部隊二等兵,刻苦耐勞、堅毅不拔,力爭上游,終能晉升高級將領,為國家與軍隊擔負更大責任的奮鬥過程與精神,更值得後期的學弟、妹們效法。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