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2 

軍事論壇

【軍事論壇】戰車城鎮戰的威脅與應對戰術
敵人可以輕易地利用高低差和視覺死角伏擊戰車,派遣裝甲部隊進入城鎮作戰必須有謹慎作為應對。 (取自IDF網站)

◎李思平

  近期以哈衝突成為國際關注焦點,隨著以軍展開地面攻勢,各型戰甲車突進加薩,而哈瑪斯組織亦利用反裝甲火箭彈等武器反擊,造成以軍損失,可見強大的裝甲部隊在進入城鎮作戰後,亦面臨許多威脅。

 為提升存活率,裝甲部隊也發展出對應戰術,並應用新科技或整合既有裝備,但最根本觀念在於不要輕易走進容易遭伏擊的地形,例如巷弄,因敵人可利用高低差和視覺死角,對車輛進行伏擊。早在二戰開始,各國軍方就知道派遣裝甲部隊進入城鎮作戰已不可避免,因此必須謹慎應對。

 約80年來,戰術原則並無太大改變,一直都是步兵前導實施偵察,裝甲車輛或戰車在後提供火力支援。倘若步兵遇到無法克服的目標,例如敵機槍陣地或狙擊手陣地時,戰車可挺進支援,若是反戰車武器陣地或敵戰車,則步兵可利用地形接近敵陣地進行殺傷,或為戰車提供情報,較敵方早一步行動以消滅威脅。但隨著科技進步,建立在此概念的行動也隨之調整,以持續在城鎮戰中發揮戰力。

視覺死角為最大障礙

 首先是死角,這是所有地面部隊都會遇到的難題,也不只是在城鎮中,例如一望無際的平原,雖有良好視野,但可能在某處有高低起伏或是灌木叢,都會形成死角,因此可視距離並不會每個方位都相同。對野戰部隊來說,如何掌握視覺死角內是否有敵人,就是確保生存關鍵;而相較於其他部隊,裝甲車輛的死角可能是最大的,只是野戰環境中距離相對較遠,這個劣勢較不明顯。

 但在城鎮和叢林中,密集的建築物與樹林會分割視線,甚至密集阻擋,使視野受限,更加劇死角問題。在這種環境中,裝甲車輛又會面對更大的難題,若人員要出艙觀察,被槍擊機率會更高,但如果關艙用潛望鏡,則視野受限甚多。

 憑藉死角障礙,敵人只要能拘束我方步兵,再利用裝甲車輛視野小的劣勢,並憑藉建物後具備超水平面射擊的能力,就能有效擊毀裝甲車輛。例如在二戰期間,由於德軍戰車在科隆市區頑抗,而美軍戰車在正面衝突中佔不到便宜,因此美軍步兵就爬上高樓層,以火箭筒往下射擊德軍戰車脆弱的頂部,將其擊毀。

 在城鎮戰中吃虧最經典案例,就屬車臣戰爭中的俄軍。當時俄軍派遣大量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進入格洛茲尼,欲快速搶占要地,但卻陷入車臣叛軍的陷阱,瞬間被來自四面八方、各個樓層的火箭彈攻擊,戰車被擊毀,困死在街道之中,無法動彈。

 但城鎮中的死角問題,並非不能被戰術克服。在裝甲部隊於城鎮中使用成功的案例,例如美軍在越戰的順化戰役,以及伊拉克戰爭的第二次法魯加戰役等,皆運用戰車配合步兵進行掃蕩,一步步清除城鎮中的頑抗據點,達到殲滅敵軍目的。

新興威脅愈趨普及

 戰車人員在裝甲兵學校訓練時,教官指導要優先處理最危險目標,再來是危險與次危險,而最危險目標的特徵是能摧毀,且已經瞄準自己。然而,許多威脅往往是看不見的,甚至也不知道有沒有瞄準自己。在過去20多年來,裝甲部隊遇到威脅,實際上是即製爆裂物,這種武器埋設的特性雖然類似地雷,但由於能輕易整合入多種爆裂物,藏於各種地點和設備,成本又低,甚至可運用多種手段引爆,因此在某些層面上遠較地雷難防。

 會讓即製爆裂物如此普及的原因,就是因為遙控和雷管能用一些日常用品即可完成,一個簡單的點火器,只需要一具手機搭配點火器和基礎電工技術即可製成,在引爆時,只需要用另一具電話撥打連接在點火器上的手機即可引爆。

攻擊與防禦的消長

 而在近幾年間,輕裝部隊也取得容易部署的超視距武器,可分成昂貴的滯空型彈藥,或是廉價的商用空拍機。前者是由專業的軍火商研製,擁有專業的遙控和影像回傳設備,甚至具備人工智慧和人力決策的能力,載臺和彈藥的整合性也較優;後者則透過空拍機搭配手榴彈、迫砲彈甚至火箭彈垂直投彈,是近年來各戰場新興手段,這種用法最早出現在中東游擊隊手上,現在已經普及於各戰場上,各國亦已開始研發反制技術。儘管空拍機整合武裝的方式簡陋,也無相對複雜的光電系統和人工智慧,但光憑人力操作和內建的慣性導航系統,可對戰場目標進行超視距的有效攻擊,這也是以往所沒有的戰術戰法,嚴重威脅裝甲部隊。

 同時,戰車遭遇這些威脅攻擊通常是最薄弱的頂部裝甲,部分戰車雖有模組化的強化頂部裝甲,但許多部位在承受最輕微的攻擊時,仍然可能癱瘓戰車的部分作戰能力,例如光電系統、觀瞄系統、感測器和引擎甲板等。

 應對威脅,裝甲車輛防護科技的革命里程碑是主動防禦系統。以色列國防軍是全世界第一個為Mk4戰車普遍裝設「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的軍隊,在過去十幾年間發揮良好的攔截成效,無遭到突破紀錄。但近期在以哈衝突中,Mk4發生被擊傷的狀況,可見主動防禦系統在城鎮戰中,仍有改進加強之處。

 除掉未啟動主動防禦系統而遭擊毀的戰車,另有哈瑪斯的空拍機緩慢逼近再投彈,讓系統忽略低速的威脅,進而摧毀戰車。此外,哈瑪斯也利用多管火箭彈發射器並聯,先發射1枚普通的火箭彈誘騙主動防禦系統,再發射第2發威力較強的縱列式彈頭來摧毀戰車。

 從上述案例檢視可見,矛與盾的科技又進入了新的競爭循環,但這並不代表根本的戰術原則被打破,而是增加了更多細節。

優化戰術原則升級性能

 然而,綜觀烏克蘭戰場和以哈加薩戰場,軍方是否開始放棄戰車?但結果相反,各國仍持續改進戰車性能。例如為戰車增加環景視野系統,以減少死角,增加視界,在戰車砲塔上增加柵欄頂棚,能攔截空拍機投擲的彈藥 ,或卡住滯空型彈藥、加強電戰干擾能力,讓抗干擾性差的空拍機無法有效使用等。

 不過,為何軍方仍堅持要繼續投資升級戰車和其他裝甲車輛?關鍵就在於裝甲部隊的戰術原則,即便過了約80年,戰車與其他兵種的關係並無根本性的變化,唯二的差別只有戰術戰法與科技,因此未見落伍之處,而戰車被淘汰的時代也尚未來臨,仍將是陸戰的主角。

(作者為軍事作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