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08 

社論

【社論】軍人讀訓第6條 不容有散漫推諉之行為

 現代戰爭由科技主導,以精神戰力為基礎,達到戰勝敵人之目的,必須發揮統合戰力。其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在國家層面,建構由主戰部隊、守備部隊、後備部隊與後備系統、民防系統組成的全民國防體系;在戰役層面,整合各個軍種於統一的指揮機構,以達成同一作戰目標的聯合作戰體系;在作戰層面,則是部隊中的所有成員,必須依照各自分工,履行作戰任務。各層面所強調的共同點,即是《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第6條揭櫫的「團結精神,協同一致,不容有散漫推諉之行為。」

 所謂「團結精神」,為團隊的所有成員,上下一心、互助合作與協同一致,在共同目標下達成任務的精神。就軍隊而言,雖然不同的軍種與單位有不同的作戰功能,不同的人員各自負擔不同的戰鬥職能,但必須認知團隊一體的重要。不同的單元或者個人,都是整體的一部分。有了這種體認之後,所有人就應該發揮團隊精神,將團隊的榮辱當作自己的榮辱,將團隊的目標視為自己的目標。相對地,團隊也應將所有單元和個人視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任何部分,就不可能有一致的行動,也就不可能發揮統合戰力。

 基此,軍人讀訓第6條將「團結精神」與「協同一致」一起陳述,而後者則是前者的前提,沒有後者就不可能有前者。這也是國民革命軍之父蔣中正指出的:「協同動作,是軍事上一個成功最大要件。」《國軍教戰總則》第12條亦說:「協調合作為發揮統合戰力之基礎,亦為我三軍官兵必具之素養。」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論練兵」的演講中強調,協同合作對於現代軍隊極為重要,對於聯合作戰戰力發揚更具特別意義。他提到在大陸的作戰失敗案例,軍種與軍種之間乃至同一軍種的友軍之間,不是不合作,就是誰也瞧不起誰,最後所有部隊都被各個擊破,全體共同承擔戰敗的後果。所以「各單位必須發揮主動積極的精神,一切以便利部隊為前提,真正做到上級為下級服務,後方為前方服務,勤務部隊為戰鬥部隊服務,如此才能發揮我們的工作效率,達到提高部隊戰力之目的。」

 此外,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曾經提出「短板理論」,意指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寡,但決定盛水量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其中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只要木桶有一個木板高度不夠,木桶的水就不可能盛滿,唯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高度都足夠,木桶才能盛滿最大的水量。盛滿水的木桶可視為軍隊發揮極致的統合戰力,所有的木板是軍隊的不同單元或個人;因此,短板理論告訴我們,必須所有單元和個人都能夠發揮所長,部隊才能發揮最高戰力。

 但要如何達成上述目標呢?《國軍教戰總則》第12條指明一個關鍵,即平時教育訓練與日常勤務時,所有官兵必須深切體認彼此任務、特性、能力與限制因素;戰時則須了解全般作戰構想與指揮管制關係,使思想觀念一致,行動密切配合。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正是一個具啟示性的案例。當時普魯士軍隊正處於軍事改革期,主要是由預備役、外籍軍團、自由軍團和非正規民兵組成的軍隊,許多士兵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甚至連武器都未發放,但依靠優秀的指揮系統和部隊良好的協調,將戰力發揮至極致;相形之下,法軍上下級行動無法協調,信息無法傳達,而種下最終敗因。

 《國軍教戰總則》第8條也指出,團結部隊另一個關鍵,就是軍隊的各級幹部,是「軍隊指揮之樞紐,士氣團結之核心。」《孫子兵法始計篇》提出決定戰爭勝負的5項要素和7個基本條件,即「五事」和「七計」,前者包括「道、天、地、將、法」;後者包括「主、將、天地、法令、兵眾、士卒、賞罰」,其中的「將」同時出現,顯示部隊指揮官的重要性。而一個優秀指揮官必須具備的特質,是孫子強調的「智、信、仁、勇、嚴」武德。指揮官之所以重要,簡言之,誠如郝柏村所說的,因為其是「掌握部隊」的核心,包括作戰動態及部隊的人與物,只要指揮官能夠團結官兵並與友軍保持協調,就能夠創造勝兵先勝的條件。

 「團結精神」與「協同一致」是打勝仗的必要條件,自然不容許單位間和個人間有散漫推諉之行為。只要精神團結,力量集中,軍隊就可以一當百,以百當千,遭遇再強大的敵人也無所畏懼。能夠做到這一步,國軍在臺澎金馬防衛作戰,就必然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鋼鐵勁旅。

:::

PDF電子報紙